2013/07/03

[毒品與法律]拉K毒害爆增 10年增45倍!


【新聞】

真恐怖!台灣吸毒情況越來越嚴重!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因為拉K就診病例就高達901人次,要比10年前增加45倍之多,而且每4名拉K病人中,就有1位女性;另外,衛生署更發現,摻有毒品的泡麵、咖啡包、花草茶,在PUB、KTV等娛樂場所出現,讓人防不勝防。

警政署最近幾年每年都查獲上千公斤的第三級毒品,其中有9成以上是K他命;根據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所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去年就有高達901人次因為拉K出現病況而就醫,要比民國91年時的20人次高出45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般都認為藥物濫用者多為男性,但在去年因拉K就醫通報資料顯示,每4位就有1位是女性;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束連文指出,K他命的副作用很多,包括產生心搏過速、血壓上升、震顫、肌肉緊張等,還會出現意識模糊、幻覺,長期拉K更會導致慢性間質性膀胱炎,有頻尿、尿急、小便疼痛、血尿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腎功能不全的症狀。

另外,根據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調查報告顯示,PUB、KTV等娛樂場所是毒販販售毒品的地方,除了常見的錠劑、膠囊、粉劑等型態,還發現摻有毒品的泡麵、咖啡包、花草茶;該署特別提醒,暑假期間,年輕人去PUB、KTV等娛樂場所,一定要小心自己隨身的飲料,以免身受「毒」害!(出處:健康醫療網)

【解析】

毒品濫用問題日益嚴重,用毒者年齡層逐漸下降,暑假在即,如何避免青少年於長假期間出入複雜公共場所誤觸毒品,為社會及父母須共同努力的重要課題之一。而為防制毒品危害,及維護國民身心健康,特別制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以規範與毒品相關犯罪之刑事責任。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稱之毒品,係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且按照各毒品之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又將之分為四級,第一級為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及其相類製品;第二級為罌粟、古柯、大麻、安非他命、配西汀、潘他唑新及其相類製品;第三級為西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納洛芬及其相類製品;第四級為二丙烯基巴比妥、阿普唑他及其相類製品。

而新聞所述之愷他命(俗稱K他命)係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3款所列管的第三級毒品,依法不得有持有、施用、販賣等情事。以下試就非法販賣、持有及施用第三級毒品愷他命所涉及之刑事責任做說明:
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相關規定,非法製造、運輸、販賣第三級毒品愷他命者,可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百萬元以下罰金;倘若行為人意圖販賣而持有愷他命者,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而無正當理由持有或施用愷他命者,可處行為人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應限期令其接受四小時以上八小時以下之毒品危害講習。但須注意的是,少年施用第三級或第四級毒品者,應依少年事件處理法處理,而不適用前述規定。此外,若行為人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達二十公克以上者,依法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且所查獲無正當理由而擅自持有第三級毒品及其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按規定均沒入銷燬之。

綜上所述,施用愷他命可能產生心搏過速、血壓上升、震顫、肌肉緊張、意識模糊、幻覺等副作用,長期施用者更可能導致慢性間質性膀胱炎,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腎功能不全等症狀。有鑑於愷他命對於人體健康之危害甚鉅,謹勸大眾莫為一時好奇而輕易嘗試,以免「拉K一時,尿布一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